2019 年 1 月 2 日
                
                    致 Apple 投資者們:
                
                    今天我們修改了截至 12 月 29 日 Apple 2019 財政年度第一季度的展望,最新業績預測如下:
                
                    
- 營收約為 840 億美元
 
- 毛利率約為 38%
 
- 營運支出約為 87 億美元
 
- 其他收入/(支出) 約為 5.5 億美元
 
- 計入個別項目前的稅率約為 16.5%
 
 
                
                    我們預測用於計算攤薄後每股盈利的股份數目約為 47.7 億股。
                
                    根據以上預測,我們的營收將低於本季度的原先業績預測,而其他項目則大致符合我們的預測。
                
                    我們還需要幾週時間來完成及公佈最終業績,但我們想提供一些初步資訊,而最終業績可能與這些初步預測有所不同。
                
                    我們在大約於 60 天前提供第一季度業績預測時,已得知第一季度業績將受到宏觀經濟和 Apple 特有的因素所影響。我們盡可能預測這些因素對我們業績的影響,並預計本季度的營收將會按年輕微增長。我們曾提及以下四大因素:
                
                    首先,我們明白在不同時間推出 iPhone,將會影響我們的按年業績比較。我們的旗艦型號 iPhone XS 及 iPhone XS  Max 於 2018 年第四季度出貨,成功奠下當季的業績基礎和早期銷售表現。而去年 iPhone X 於 2018 年第一季度出貨, 亦成功奠下 12 月季度的業績基礎和早期銷售表現。我們明白這令 2019 年第一季度業績難以與同期比較,而實際情況大致符合我們的預測。
                
                    其次,我們明白強勢美元會帶來外匯逆勢,並預測我們的營收增長會因而較去年同期減少約 200 個基準點。而實際情況亦大致符合我們的預測。
                
                    第三,我們明白本季推出的新產品數量前所未有,並預測供應限制將會對某些產品在第一季度的銷量造成阻礙。同樣,實際情況亦大致符合我們的預測。Apple Watch Series 4 和 iPad Pro 的銷量在整個季度或季度大部分時間受到限制。而 AirPods 和 MacBook Air 的銷量亦同樣受到限制。
                
                    第四,我們預計部分新興市場的經濟會出現疲弱,而其實際影響卻遠超我們的預測。
                
                    除此之外,基於上述和其他因素,升級換購 iPhone 的顧客數量亦低於我們的預測。
                
                    由於最後兩項因素促使我們下調本季度的營收預測,因此我想就這兩點再作深入解釋。
                
                    新興市場的挑戰
                
                    儘管我們預料將會在部分主要新興市場面臨挑戰,但這些地區經濟衰退的實際情況卻出乎我們所料,特別是在大中華地區。事實上,我們的全球營收按年下跌,正是受大中華地區的 iPhone、Mac 和 iPad 銷量所拖累,而這亦是我們實際營收不乎預期的主要原因。
                
                    中國經濟在 2018 年下半年開始放緩。由政府公佈的 9 月季度 GDP 增長率處於過去 25 年來第二低的水平。我們相信中國的經濟環境會因中美貿易戰緊張局勢升級而受到進一步影響。由於不穩定的氛圍大大影響金融市場,消費者亦同樣受到影響。隨著季度的進展,我們在中國的零售店和分銷渠道合作夥伴的人流有所下跌。而市場數據顯示,大中華地區的智能電話市場亦正顯著萎縮。
                
                    即使面臨這些挑戰,我們相信 Apple 在中國的業務前景仍一片光明。中國的 iOS 開發者社群是全球最具創新、創造力和活力的一群;而且追隨我們產品顧客群眾多,他們的投入和滿意程度亦相當之高。我們在中國的業績包括在服務營收創下歷史新高,而在過去一年我們裝置的現有用戶群亦有所增長。能夠打入中國市場,我們感到非常自豪。
                
                    iPhone
                
                    特別在大中華地區,iPhone 的營收低於預期,導致所有營收均低於預測業績,而且很大程度導致我們的全年營收按年下跌。事實上,除 iPhone 營收以外,其他業務 (服務、Mac、iPad、穿戴式裝置/家居/配件) 的營收合計增長約 19%。
                
                    儘管大中華地區和其他新興市場銷量表現,是導致 iPhone 營收按年下跌的最主要原因,但在一些已開發市場,iPhone 的升級需求亦不如我們想像般強勁。即使部分市場的宏觀經濟影響是帶動此趨勢的關鍵因素,我們認為還有其他因素廣泛影響 iPhone 的業績表現,包括消費者逐漸適應流動網絡供應商減少補貼、美元強勢帶來價格上漲,以及部分消費者因 iPhone 電池更換服務大幅減價而有所得益。
                
                    12 月季度的眾多正面業績表現
                
                    雖然下調業績預測令我們感到可惜,但面對這些挑戰,我們在許多領域仍表現出相當可觀的成績。
                
                    我們的活躍裝置現有用戶群在 12 個月內增長至超過 1 億,創下歷史新高。Apple 裝置的使用量比以往更多,顯示顧客忠誠度、滿意度和投入程度持續高企。
                
                    此外,如之前所述,我們在 iPhone 以外的業務營收按年增成長接近 19%,當中各項服務、穿戴式裝置和 Mac 的營收更創下歷史新高。由於新興市場對我們的非 iPhone 業務影響較少,因此大部分服務營收均與現有用戶群規模相關,而並非與當期銷量掛勾。
                
                    本季度服務營收超過 108 億美元,在各個地區均創下季度營收紀錄。而我們這些業務有望達到在 2016 年至 2020 年期間規模倍增的目標。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在節日期間廣受顧客歡迎,帶動穿戴式裝置的銷量按年增長近 50%。MacBook Air 和 Mac mini 的推出亦帶動 Mac 營收按年增長;而全新 iPad Pro 推出,使 iPad 業務較去年同期達兩位數的增長。
                
                    我們還預測在部分已開發國家的營收將會創下歷史紀錄,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荷蘭和韓國。而即使在一些新興市場遇上挑戰,我們仍在其他同樣市場創下紀錄,包括墨西哥、波蘭、馬來西亞和越南。
                
                    最後,我們還預測 Apple 的每股盈利能創下紀錄。
                
                    展望將來
                
                    我們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仍保持強勢,並預測將在本季度結束時持有約 1,300 億美元淨現金。正如之前所述,我們計劃逐步達成淨現金中性的目標。
                
                    隨著這個充滿挑戰的季度即將完結,我們對業務的基礎實力仍充滿信心。我們視管理 Apple 為長遠發展目標,並一直在逆境之中重新審視發展策略,全面發揮 Apple 靈活多元、隨機應變和充滿創造力的文化,從而締造更出色的業績。
                
                    而最重要的,是我們對未來的產品和服務充滿信心和熱情。Apple 具備世上獨一無二的創新意念,而且我們也不會停下腳步。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宏觀經濟的情況,但我們正積極採取並加速推行各種其他措施,致力改善業績。其中一項措施,是讓顧客能更輕鬆地在我們的零售店換購新機、提供分期付款,並協助他們將現有電話的數據傳輸至新機。這項措施不單有助保護環境,顧客亦可透過以現有裝置補貼換購新機,從中獲益;更有助我們增加現有用戶群,對開發者而言亦有得著。
                
                    這只是我們採取的⼀系列調整其中之一。我們對這些措施信心十足,Apple 的優勢亦在於我們業務的彈性、團隊的天賦和創意,以及對於每天工作的熱情。
                
                    人們對 Apple 充滿期望,事實理應如此。而我們每天都盡心盡力,務求精益求精,超乎所望。
                
                    這就是 Apple 的一貫作風,從不改變。
                
                    Tim